本文同步刊載於創業甘苦談、程式設計人手札
在借閱 發明疾病的人 的同時,我另外也借了這本 超級食物,原本我以為他講的是 14 種特定的食物,翻看了以後,發覺他的想法就跟跟中國傳統的觀念一樣『醫食同源』。
書中的第一章開宗明義就提到了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很高的比例跟營養有直接的關聯。多數人的採用的西方現代飲食發展的時間大約只有五十到八十年,而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卻發展了長達五萬年之久。
最令人感到震驚和惶恐的是我們都以為罹患這些慢性病的人是老年人,但在西方飲食盛行的美國,大約有一半的患者年齡低於 45 歲,其中有 15%是兒童,簡而言之我們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降低熱量的攝取,攝取更多的營養、才能夠來適應活動日益減少的現代生活。
小時候,我們唸的健康教育,教導我們的是,營養分為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五大類,我們要均衡攝取,但在更多的研究中卻發現,只靠這些營養分類並不足以區分所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更多的研究顯示,人們需要更多微量的營養素如β胡蘿蔔素、茄紅素、硒等等。
作者透過四個原則挑選這十四個超級食物,每一樣都有類似的夥伴食物可以替換。
原則一是含有最多已知有益的健康營養素、最少負面因素的食物。從食物中找出豐富的營養素是本書的特色。
原則二是天然健康的食物,未經加工或越少加工的產品,更夠讓大自然不同的營養更完整的保留給人體吸收。
原則三是來自於綜合的效果,我們目前只瞭解單一營養素的影響,但對人體的健康來說,所有營養素會相互作用,因此天然食物比萃取的膠囊更佳。
原則四是簡單積極的飲食:真正健康的飲食,不是繁複而充滿挑戰,讓每個人能夠愉悅的接受,偶爾吃點讓自己滿足的食品,並無傷大雅。
14種超級食物如後:豆類(Beans)、藍莓(Blueberries)、綠花椰菜(Broccoli)、燕麥(Oats)、柑橘(Oranges)、南瓜(Pumpkin)、野生鮭魚(Wild salmon)、黃豆(Soy)、菠菜(Spinach)、綠茶(Green Tea)、蕃茄(Tomatoes)、瘦火雞胸肉(Skinless turkey breast)、核桃(Walnuts)、優格(Yogurt)。
書中也請名廚和營養師一同開出一週的西式烹調菜單來使用這些食物,算是在談營養的書中闢出蠻多的篇幅來說明生活上應用的方式。
最後也對這些營養素做出整理出十四種最重要的營養素:維生素C、葉酸、硒、維生素E、茄紅素、葉黃素/玉米黃素、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β隱黃素(Cryptoxanthin)、穀胱甘太(Glutathione)、白藜蘆醇(Resveratrol)、纖維、Omega-3脂肪酸、多酚類(Polyphenol)
攝取這些營養之外,作者還希望讀者能夠從事運動30-60分鍾,要多喝水,也要有充足的睡眠,因此他也提出了超級食物生活型態金字塔希望讀者能應用在生活型態上。
行文至此,對於長期茹素者來說,會有其中怎麼會有兩種食品是肉類的疑慮,作者列入野生鮭魚原因主要是因為 Omega-3脂肪酸、現代的養殖業不管是漁業或是畜牧業,產出的肉品 Omega-3脂肪酸都偏低,素食者可以藉由綠色蔬菜或亞麻仁油取得。
火雞肉會入選是因其脂肪較低且有豐富的蛋白質(由氨基酸構成),人體有9種必需氨基酸無法自行合成,葷食(蛋素)者可藉由蛋類或肉類取得。素食者則必須依賴如糙米加豆類、花生醬加全麥麵包、全麥通心粉加乳酪等方式取得。不過對於台灣(東方)的素食者,這不是一個大問題,因為黃豆和豆腐是植物性蛋白質唯一例外,屬於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我想素食者會排斥豆類的一般來說應該不多。
康健雜誌曾經刊出較長的文摘,我也收文在我的網路文選中,有興趣可以閱讀。
有興趣購買的讀者可以到博客來 選購 超級食物、作者還有另一本新書超級好食物:樂活一生的健康全書
- Jun 29 Sun 2008 14:38
超級食物讀後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