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醫療萬花筒 (3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本書『你是在吃補還是吃毒』是在圖書館無意間翻到的,方舟子是做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本身專長是分子遺傳學,他也建立了新語絲,不過這個網站,大陸內地未必看得到就是了。

這本書是從作者在大陸出版的『批評中醫』和『科學成就健康』兩本書各取一部份內容而成。有些內容雖然談的是中國大陸的情形,不過有些可以適用於台灣。台灣也有些人相當相信這些補品或營養食品,能夠改善健康。

前三章大概都是在談作者對中醫的看法,三個章節名稱都很尖銳,中醫學不是科學、中醫療效不確定及中藥的毒性要當心。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本書「醫生,你確定是這樣嗎」是由哈佛醫學院的古柏曼教授所著作,作者在序(解讀誤診的黑盒子)中,就介紹了第一位被誤診了十幾年的病人安妮,很多醫生都認為她只是腸燥症加上精神上的問題,在她三十多歲時,雖然每天吃下三千大卡的食物,體重卻直線下降到皮包骨的三十七公斤,最後她才遇上了法瞿克(Myron Falchuk)醫師。

法瞿克醫師放棄看她多年其他醫師寫下的病歷,重新想想安妮倒底得了什麼病,透過和病人仔細的交談,仔細的聆聽整個治療的過程,也仔細檢查安妮的身體,醫師注意到安妮所說的吃了東西就會絞痛而拉肚子,醫師不確定安妮是否是腸燥症的患者,也懷疑體重減輕是因為厭食症和飲食失調。

法瞿克醫師安排她做了更多的檢查,安妮一度懷疑他是為了多賺錢才安排檢查,最後才確定安妮是麩質過敏,以往認為只有兒童才會發病,後來發現有患者會遲至青春期末或成年初期才出現症狀。因為腸道發炎,所以吃下越多的麥片和麵質,讓消化道破壞的更嚴重,最後才會無法吸收任何營養。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日本藥學博士三瀨勝利針對抗生素所寫的一本書「為什麼吃藥不一定有效」,盤尼西林是第一種被發現的抗生素,從 1940 年代被廣泛應用在醫學上,避免細菌的感染,的確發揮了很大的功效。在使用的初期,盤尼西林解救了很多病人,但是在長期使用下,醫學界發現痢疾桿菌的抗藥性逐漸由1951年的1%以下,提高到1966-68 的 60-75% (本書31頁),當時日本正處於二次大戰後逐漸轉為工業化國家,抗生素的使用也隨之大增。

於是醫學界試著使用不同的抗生素來治病,現今大約有200種以上的抗生素,當時醫界存在只要這種抗生素無效,再使用其他抗生素即可的觀念,在 1980 年代後期,醫院出現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葡萄球菌MRSA(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這種細菌對大多數的抗生素都有抗藥性,一旦感染很難治療,病人死亡的機會很大。

目前還是有存在可對抗MRSA的抗生素萬古黴素(Vancomycin),但其副作用很強,所以從 1956年被發現後,直到 1990年才被大量使用,回頭看看其他被濫用的抗生素,就是因為其副作用少,治療效果又好,所以不僅給患者吃,更添加在飼料給家畜吃,甚至添加在農藥中,用在農作物上。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刊載於 創業甘苦談

其實拿到 從病危到跑馬拉松 這本書已經很久了,原本是跟網友要來,要拿給我太太看(我太太是肝癌病人,不過她的化療療程沒做完,就決定改成用氣功加中醫的方式來治療了)。

拿到是的修訂版,這本書原本出版是 2004 年, 2007 年再度出了修訂版,作者是一位醫生,談的是自己當年被驗出血癌之後,接受化療的種種過程。作者沒有特別去掩飾自己當初聽到自己得到癌症時的種種情緒和行為,讓我們更能覺得感同身受。化療時有如驚弓之鳥,深怕被感染,也能更了解化療對病友的身體和心理有多少的考驗。

市面上談論癌症的過程的書,多半是由癌症的病友親自執筆,這本書的作者有著西醫的訓練,加上夫人也是醫療體系的幫忙下,通過了化療的考驗,最後還重新拾回自己原本的興趣『跑馬拉松』。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發表於 創業甘苦談養生之道

這本書是在新學友書店發現的新書,作者黃鼎殷醫師是台大醫學系畢業,在學生時代對自然醫學接觸很多,之後綜合中西醫之所學提出了毒出能入論,這本書對相關的理論和書籍做了一番整理。[關於毒出能入論可以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jiajia888/14471722]

由於接受過西醫的完整醫學訓練,作者對西醫並不是採取排斥的態度,反而對於急性症狀如受傷、骨折等,這些病採用西醫的手術,可以迅速的拯救病患性命。但是對於不會立即危及生命的慢性病,如癌症、心臟病或過敏及一些小病如感冒等等,他就不建議完全採用西醫的壓制症狀,只是讓那些儀器可以檢測的部份回覆正常的方法。

他認為醫生應該花點時間好好跟病患談一談,找出真正導致這些病因的原因,然後以不同的食物引導身體回覆正常,人體就像一個好醫院,對於身體不正常的營養攝取或病菌入侵會以發炎、發燒的方式來出現在人體的四週,如果我們都以消炎藥、退燒藥來抑制這些病症,那病菌就會入侵體內更深處造成更嚴重的疾病。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發表於 養生之道

這是心臟科名醫咪咪.古芮里(Mimi Guarneri, M.D.) 寫的一本書,在歷經父母相繼因心臟病去世後,她立志成為心臟科的醫師。經歷過完整的醫科訓練後,在持續的行醫過程中,她體認到醫生和病患要治癒心臟病,有時不是僅僅靠著心電圖,而是要去真的聆聽來自心臟的聲音。

透過不同的病人故事和經歷,她慢慢的將治療心臟病和心靈及靈魂間做了一個很深層的聯結和說明。很多案例的治療過程說明了,治好病不僅僅是靠著手術和藥物的外在方法,還需要其他因素的改變,才能讓病人康復。

無法否認現代的西方醫學,藉由藥物和手術的確拯救了很多病患的性命。但是很多疾病是由於情緒、生活習慣、態度等等方面所引起,如果只靠著藥物控制,而沒有辦法改變病患的內心世界,事實上多半是事倍而功半。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時刊載於 創業甘苦談養生之道

2500 年前希臘的醫聖希波克拉提斯((Hippocrates)說出了『你的食物就是你的醫藥』的這句名言。他的宣言到現在都被醫學院奉為規臬,但是等到醫生開始行醫之後,今天的西方醫學卻認為『你的救命丹就是我們新發現的藥』,事隔幾年之後,又會發現一部份的新藥因為強烈的副作用因而禁用。

本書的作者原本也信服來自於醫學院教導的知識,在因為工作過勞而健康崩潰之後,他深入的研究食品化學,得出的結論是:「個人一定要從此僅依賴食物作為我的醫藥,而放棄服用藥品。」後來他也放棄以藥物來治療病人,而轉以食療醫治。

在這個時代,西醫查閱醫藥字典,背誦千萬種減低病症的藥物名稱,然後醫生依據判斷開出藥方給病人,於是有不少新的「特效藥」被誇大宣傳問世,等到發現它可置人於死地時,就悄悄地拋棄它。然後又有新的萬靈丹出現。

作者相信古老的醫學真理「大自然利用體內的自然抵抗力去作真正的治療。」正常的情況下,大自然就有治病的能力,醫生的工作在於要幫助此治療者,與大自然的力量合作,要扮演一個支持者而不是表演者。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同時刊載於 程式設計人手札創業甘苦談養生之道

梅門的諸位師兄師姊,原本就偶而在深夜來到小店,吃吃天然的素食美味小吃,後來承蒙李鳳山老師的幫忙,我的小孩也進入梅門練習平甩的功法,現在過了兩個月,原本的自閉和過動的傾向,在換了一個環境之後,他好轉了許多,與人互動的狀況比起當初好了許多,這是我自己小孩的實例驗證。

這本平甩功,一開始就把練氣的理由說出來,就在於練習呼吸的這一口氣。好的氣功就是深度呼吸的運動,能讓人充份的放鬆,不斷的修行,才能養生。要想要把身體練好,除了練功之外,還得有其他得做的要件。

師父對於治病養生提出了三個要件,『練功、吃素、發大願』,希望每位弟子都能夠達成這三個要件,練功學習不是僅僅為了自己,在身體強健之後更要服務大眾。這樣身體的疾病才能真正的去除。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德國記者尤格.佈雷希在「發明疾病的人」裡,他指出許多疾病是因為藥廠和利益團體,為了更多的銷售而被定義出來,在「無效的醫療」中,他則拋出了另一個話題為『什麼醫生自己生病時不願動的手術,會勸病人接受?』

在我在內湖區江南街開店時,有位醫生曾來到店內消費,他自己也提到如果他自己罹患癌症,他不會選擇化療或開刀,而會選擇與癌症一起相處,我想醫生本身最瞭解動刀或化療之後的副作用,化療固然可以殺死癌細胞,但是週遭的好細胞大概也被殺死了,連帶影響的是身體其他部份正常器官反而無法作用。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發表於 程式設計人手札

星期天帶著我兒子吃完午餐後,轉到台北市立圖書館三興分館看書,他看了一陣子書,感覺上他又坐不住了,後來我想既然來了,就到樓上的一般圖書區找看看一般飲食保健的書。

後來無意間就翻到了這本『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封面有提到過動症,帶著我兒子回到家中,花了幾個小時很快的看完整本書。看了一下博客來,作者同時還有出版另一本書『無效的醫療—— 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看了一些裡面的一些文章,我們才會更瞭解現代醫藥產業蓬勃發展,雖然讓很多人治好疾病,遠離病痛,但是卻有更多的藥品被發明出來,治療的病症卻是不見得那麼重要的病症。

cgs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