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時刊載於 養生之道
大概是從廿多前麥當勞來到台灣,一時之間,美式速食成了光鮮、乾淨、流行的青少年聚居地。對於台灣的飲食業來說,這種平價又快速的餐廳空降在各大都市中,緊接著也出現了很多同性質的競爭者,溫蒂、哈帝、肯德基、德州炸雞及漢堡王等等,等到過了廿年,以台灣來說現在麥當勞還是獨領風騷,肯德基緊追在後。至於類似的西式速食早餐店,則以螞蟻雄兵的方式出現在街頭巷尾。
麥當勞等等西方速食業者,以亮麗的包裝和廣告,讓消費大眾誤認為速食是健康流行的新選擇,這本書的作者以記者的身份,以不同的角度報導速食店不為人知的真實面,很多人選擇餐點以速食業解決,只是因為方便快速,只是兩片芝麻麵包之間是不是有什麼看不見的危險?食物決定一個人的健康、壽命和活力,每個人都應該知道速食對身體的影響。
- Aug 13 Wed 2008 18:36
「速食的恐怖真相」讀後心得
- Aug 11 Mon 2008 13:48
食品添加物與生活
本文刊載於 養生之道
本書作者安部司,曾任職於食品添加物的公司,曾經一度是公司的超級業務員,對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劑,如色素、香料、酸性劑、防腐劑、膨鬆劑等等知之甚詳。在業績不斷成長的同時,教導各類食品公司加入更多的添加劑來降低成本、減少人工作業、一度被各家食品公司稱之為「食品添加物之神」。業務蒸蒸日上的同時,他從沒想過這些食品添加物對人體的影響到底有多深遠。
直到有一天,他的太太買回大賣場中特賣的丸子,他大吃一驚,這不是他幾個月前教導食品工廠,以不良的肉漿,加入30種不同的人工添加物,讓食物看起來色香味俱全,但是卻沒有太多的營養價值,讓他發覺自己不僅僅是食物的製造者,也是一個食物鏈中的消費者。很多食品加工廠的員工,因為深知加工過程加了許許多多的粉末,因此不敢吃自己生產的食品,作者因為這次的『肉丸子』事件,也離開原本的公司,成了打開『食品添加物』黑幕的作者和演講者。
- Aug 08 Fri 2008 13:56
『無效的醫療』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 Aug 01 Fri 2008 18:16
食物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Food)
這是基於 BBC 電視台的六集科普節目「The Truth about Food」,而由製作人「姬爾.傅樂登斯密(Jill Fullerton-Smith)」將節目中研究而得的結果集結成書。
書中共分為六個章節:健康觀念停聽看、維持窈窕好身材、養育健康下一代、食色,性也、叫我第一名及永保青春美麗,每個章節再細分為五個小主題探討不同的細節。
- Aug 01 Fri 2008 14:23
一個美國牧場老闆的反省之旅─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
原文刊載於 創業甘苦談
會想看這本書「紅色牧人的綠色旅程」[原文書名為「Mad Cowboy (瘋狂牛仔)」],是因為看到網路上很多對於本書的介紹,本書的作者『霍華‧李曼(Howard L. Lyman)』原本是個經營牧場的老闆,在學校學習到現代化化學農業的建議方式,一路將世代相傳的牧場由原本的方式改為現代化的農業耕作模式,因為穀物收穫量提高,因此發展由農轉牧,成為圈養更多牛隻的牧場老版。
在持續廿多年的經營下,卻讓自己罹患癌症,後來作者做下的決定是放棄原本的化學耕作方式,成為有機農業推廣初期的推手,自己並放棄了葷食,而成為一個素食者,他因轉吃素食,多年來體重下降達 60 公斤,膽固醇指數也下滑,身體的病痛也慢慢降低,以自身成為素食養生的最好範例。
- Jul 16 Wed 2008 15:50
其實,你一直吃錯油─我們該怎麼攝取油脂
在看過很多談食療或是自然醫學的書中,常常都會提到現在的新聞報導都指稱攝取油脂過量是導致現代人慢性病的原兇,但是『其實,你一直吃錯油』的作者山田豐文透過多年的研究,針對脂肪寫出了這本專書,如果說『救命醫學』是把蛋白質的種類和慢性病犛清的大作,那這本書大概是可以讓你更瞭解什麼是好的脂肪和壞的脂肪的專書。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脂肪酸可以先簡單的分為飽合脂肪酸和不飽合脂肪酸,飽合脂肪酸的化學活性穩定,適合高溫烹調,不飽合脂肪酸則因為內含雙鍵,化學活性較不穩定,可以分為單元不飽合脂肪酸跟多元不飽合脂肪酸。
天然的不飽合脂肪酸多半為順式結構,動物性油脂會有少量反式結構脂肪酸,人體內的生化反應多半是以順式為主,因此反式脂肪酸難以吸收,排出體內的速度也慢,反式脂肪是人工以高溫再以金屬當觸媒讓雙鍵的碳原子與氫氣反應,因此產出的反式脂肪會有一小部份的金屬殘留。這是一般營養學者不建議攝取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 Jul 14 Mon 2008 02:34
發明疾病的人讀書心得
原文發表於 程式設計人手札
星期天帶著我兒子吃完午餐後,轉到台北市立圖書館三興分館看書,他看了一陣子書,感覺上他又坐不住了,後來我想既然來了,就到樓上的一般圖書區找看看一般飲食保健的書。
後來無意間就翻到了這本『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封面有提到過動症,帶著我兒子回到家中,花了幾個小時很快的看完整本書。看了一下博客來,作者同時還有出版另一本書『無效的醫療—— 拆穿用藥與手術的迷思』
看了一些裡面的一些文章,我們才會更瞭解現代醫藥產業蓬勃發展,雖然讓很多人治好疾病,遠離病痛,但是卻有更多的藥品被發明出來,治療的病症卻是不見得那麼重要的病症。
- Jul 13 Sun 2008 10:58
無毒生活(百年謊言)讀後心得
『無毒生活:如何拒絕生活中的合成化學物』這是去年出版的書,英文書名為『The Hundred-Year Lie: How Food and Medicine are destroying your health』,對岸的出版社直譯為『百年謊言—食物和藥品如何損害你的健康』
對於曾唸過化學的我來說,就像一般人當初所想的人定勝天,自然界很多東西都可以靠有機反應來合成,不論是色(人工色素)、香(人工香料)、味(人工甘味劑、味精)。化學家或生化家努力的找尋不同的反應機制來模擬我們所知道的天然物。
所以我們所謂的營養、就簡化而成、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五大類,對於植物的營養,簡化而成氮肥、鉀肥和磷肥,如此單調而缺乏多樣化的營養來產出的穀物與肉品,也就跟多年以前產出的營養價值大大有所差異。
- Jul 03 Thu 2008 16:41
救命飲食讀後感
其實想找這本『救命飲食』,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這本書的作者原本是酪農的小孩,跟我們大家一樣,從小就被灌輸了,乳類和肉類的蛋白質營養豐富,應該要多攝取,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強壯且健康。
等到他慢慢唸書,唸過獸醫、營養學系後,早期作的研究也是關於蛋白質的方面,如何讓人體製造出更多動物蛋白質。當時他的想法也認為:『我們應該吃對的食物、特別是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他也花了很多時間鑽研迄今發現最毒的兩種化學物質:戴奧辛和黃麴毒素,是早期研究戴奧辛的先驅。後來為了研究菲律賓的兒童罹患肝癌的比例很高,研究認為是因為菲國兒童大量攝取黃麴毒素過高,這種黃麴毒素存在於腐敗的花生和玉米中,目前被認為是最有影響的致癌物質。
- Jun 29 Sun 2008 14:38
超級食物讀後感
本文同步刊載於創業甘苦談、程式設計人手札
在借閱 發明疾病的人 的同時,我另外也借了這本 超級食物,原本我以為他講的是 14 種特定的食物,翻看了以後,發覺他的想法就跟跟中國傳統的觀念一樣『醫食同源』。
書中的第一章開宗明義就提到了現代人常見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很高的比例跟營養有直接的關聯。多數人的採用的西方現代飲食發展的時間大約只有五十到八十年,而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卻發展了長達五萬年之久。
最令人感到震驚和惶恐的是我們都以為罹患這些慢性病的人是老年人,但在西方飲食盛行的美國,大約有一半的患者年齡低於 45 歲,其中有 15%是兒童,簡而言之我們必須改變生活型態,降低熱量的攝取,攝取更多的營養、才能夠來適應活動日益減少的現代生活。
小時候,我們唸的健康教育,教導我們的是,營養分為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五大類,我們要均衡攝取,但在更多的研究中卻發現,只靠這些營養分類並不足以區分所有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更多的研究顯示,人們需要更多微量的營養素如β胡蘿蔔素、茄紅素、硒等等。